問題描述:
橋梁的豎向布局線如何定義?組成豎向布局線的線段類型包括哪些?每種類型的線段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解答:
同橋梁的水平布局線一樣,橋梁的豎向布局線也是由多條線段組成。每條線段可以是直線、圓弧線或拋物線。每條線段由該線段終點的測站和坡度(%)或標高進行定義。其中:
1. 測站:指線段終點與布局線起點間各條線段的總長度。注意:此處嚴格來講,應該是線段終點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布局線起點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間各條水平線段的總長度。即測站只用于定
義線段終點在水平面內(nèi)投影的位置。
2. 標高:即線段終點在豎直方向的 Z 坐標值。
3. 坡度(%):在橋梁布局線的立面展開圖中,對于直線段,即起點至終點的指向與水平向夾角
的正切值;對于曲線段,即為終點的切線方向與水平向夾角的正切值。該正切值以百分比的形
式進行描述,傾斜向上則坡度值為正,傾斜向下則坡度值為負。
在CSiBridge中定義豎向布局線時,具體的線段類型包括 5 種:
1. 沿起點坡度的直線(Constant at Previous Grade to Station)
l 只需指定終點的測站,其坡度將強制與線段的起點相同。
l 程序根據(jù)終點的測站及坡度自動計算標高。
2. 沿終點坡度的直線(Constant at New Grade to Station)
l 需要同時指定終點的測站和坡度。
l 程序根據(jù)終點的測站及坡度自動計算標高。
3. 指定終點標高的直線(Constant Grade to New Elevation at Station)
l 需要同時指定終點的測站和標高。
l 程序根據(jù)終點的測站及標高自動計算坡度。
4. 指定終點坡度的拋物線(Parabolic to New Grade at Station)
l 需要同時指定終點的測站和坡度。
l 程序根據(jù)終點的測站及坡度自動計算標高。
5. 指定終點坡度的圓弧線(Circular to New Grade at Station)
l 需要同時指定終點的測站和坡度。
l 程序根據(jù)終點的測站及坡度自動計算標高。
對于整個橋梁豎向布局線的起點和終點的線段類型及定義,需要注意:
1. 初始的測站、標高及坡度(Initial Station,Elevation and Grade)
l 如果第一條線段為曲線或沿終點坡度的直線,則初始測站的坡度將失去作用!
l 如需修改測站、標高或坡度,應在橋梁布局線數(shù)據(jù)的對話框中完成。
2. 沿起點坡度至布局線終點的直線(Constant at Previous Grade to End)
l 只需指定布局線終點的測站,其坡度將強制與線段的起點相同。
l 如需修改測站,應在橋梁布局線數(shù)據(jù)的對話框中完成。
l 即豎向布局線的最后一條線段總是直線段,但該線段的終點測站可與起點測站相同(以實現(xiàn)最后一條線段為曲線的目的)!